中药组方是在辩证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利用药物的七情,规定必要的药量,配伍组织成方。近年来,中药复方中各味药之间的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之间的配伍组方应用,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性,起着重要作用。
银屑病中药组方的基本规律和用药配伍方法大致如下:
一、组方的基本规律
(一)清热解毒药
热毒内蕴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感六淫、过食辛辣灸、鱼虾酒酪或七情内伤,导致血热内蕴、郁久化毒,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急性期皮损色红,痒,常伴咽痛、烦躁、便干、口渴、舌质红、脉数等热象,中医认为属阳证及实热证。
激发因素(感染占31.4%),所以控制感染是防治本病的重要因素。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清热解毒药有较强的抑制表皮细胞增长过快和抗炎、抑制体液免疫作用。
常用药物有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银花、山豆根、蚕休、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
(二)祛风止痒药
外风:发病急,侵及头及体表,伴瘙痒。
内风:风燥日久,肌肤失养,鳞屑多。
冬、春季重,此二季风沙大、干燥,北方发病高于南方。祛风药有提高机体防疫能力的作用,有助于自身稳定和终止一些有害免疫反应的发生。
常用的祛风药有乌梢蛇、荆芥、防风、秦艽、全蝎、蜈蚣等,祛风药中除乌梢蛇散而不燥,用量大些以外,一般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风去阴伤,若属血虚生风,应加养血润燥之品,如生地,熟地、首乌、当归等。止痒药常用的有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等。
(三)活血化淤药
本病的发生无论外感六淫,还是七情内伤,均可使皮肤血运失调,经脉阻滞,气血凝结,则出现皮损肥厚、色暗,有的呈盘状或地图状。气血不畅,濡养不足,出现鳞屑,尤其是静止期及顽固病例,血液粘度增高,血液流变学改变。
常用活血化淤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当归、郁金、三梭、莪术、鸡血藤等。对顽固病变,治疗效果颇佳。
二、配伍方法
配清热凉血:如血热型,加生槐花、白茅根、紫聋、生地、丹皮等。
配祛风胜湿药:关节痛为风湿毒邪阻经络所致,如威灵仙、秦艽、独活、桑枝、桂枝等,还可与活血化淤药同用,治风先活血,血行风白灭。
配软坚散结药:对顽固病例,可在活血化淤基础上,加以下药物,如牡蛎、鳖甲、穿山甲、夏枯草、鬼箭羽等。配泻下药:大黄泄热通腑、活血化淤尤为常用,也可用熟大黄,取其缓下热毒。近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有促进人体产生干扰素,增强细胞免疫、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用量不宜大,以缓下或如常为度。
对脓疱性银屑病: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可加凉帆除湿之品,如水牛角、银花、连翘、生苡仁、生地等。
中医各家治疗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根据朱仁康文献报告,周内用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好的率为30%~ 60%,复发可能性为25.3%- 50%。各家优劣差异,除选方用药不同之外,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几乎没有明显差别,究其治疗效果所以有高低之结果差异,全在于随症施治,即根据病情变化,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而对症用药。故而临床医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起着很大作用。
注:以上系参考施曼绮主编的《银屑病中医结合治疗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3,352 - 354)。图片仅供参考
介绍阅读:专题专业中医,辨证施治
【具体治疗方案可咨询潍坊东方银屑病研究院,谨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如果您无法确定自身病情,可拨打我院电话0536-3087125或点击快商通,在线提供皮肤病照片,我们会为您识别并提供相关治疗建议。】
免费咨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