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全球约1%~3%的人口,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银屑病常需长期治疗,由此产生的费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尽管较终治疗决策应基于患者的需要和选择,但随着成本控制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治疗策略的卫生经济学和临床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变得越来越重要。成本一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是较常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其比较了各种临床策略的相对价值,被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确定为一种经济学研究设计。
银屑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治疗、光疗、传统的系统疗法和新型生物制剂疗法等,我们检索了Pubme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以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银屑病、治疗、成本一效果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对评价银屑病不同治疗方法的成本一效果研究作一综述。
1、外用疗法
外用疗法是银屑病治疗的基石,但成本差别较大,故确定治疗的成本效果和出色治疗结果很重要。
对于轻中度银屑病,Bottomley等采用MEDLINE等数据库中以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获得75%改善(PASI一75)为治疗效果终点的随机对照试验,对1次/d外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复方制剂(Dovobet®)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成本一效果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Dovobet®改善了中度银屑病的病情控制,相对于其他常用外用药(卡泊三醇1次/d;卡泊三醇2次/d;卡泊三醇早上用+糖皮质激素晚上用)增加了生活质量调整寿命。
Colombo等通过构建1-年水平的Markov决策模型对卡泊三醇倍他米松的两种剂型(Dovobet®软膏和凝胶)治疗轻中度银屑病的成本进行了药物经济学模拟评估,结果显示凝胶的总成本较软膏低18.6%,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凝胶使用者治疗依从性更高,从而减少了生物制剂和传统系统治疗药物的使用。Ashcrof等发现采用卡泊三醇治疗轻中度斑块型银屑病12周效率可以(60.8%)高于蒽林(49.6%),但成本也更高。而治疗1年时,两药效率可以相同(64.9%),卡泊三醇成本仍更高,故认为短期应用蒽林相对于卡泊三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对中重度银屑病,中波紫外线(UVB)光疗和经典的住院24 h蒽林疗法均为适当的治疗。但两种疗法均有局限性,UVB光疗存在皮肤老化和皮肤癌风险,蒽林无长期不良反应,但常需住院用药。Hartman等通过一项随机对照多单位研究比较了短期蒽林疗法、住院葸林疗法与UVB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成本一效果,结果表明在日间护理单位实施的短期蒽林疗法成本显著低于住院蒽林疗法,而皮损清除时间相似,但短期葸林疗法与UVB相比成本更高,不作为先选治疗。
相当比例的银屑病患者存在头皮损害,头皮银屑病的治疗挑战之一是头皮用药困难,药物油腻、刺激、涂药费时、缺乏治疗效果常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Papp等采用24-周决策树模型评估了9个欧洲国家中丙酸氯倍他索香波(Clobex®)与载体相比的成本一效果,结果显示Clobex®在中度头皮银屑病治疗恢复的维持方面具有成本一效果优势。Affleck等研究发现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1次/d)治疗头皮银屑病在1年期间内增加了QALY,节约了成本,并具有良好的美学特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Sawyer等采用网络Meta分析对斑块型银屑病的外用疗法进行了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外用疗法获得了相似的收益,成本却存在显著差异,强效糖皮质激素单独或与维生素D衍生物联合治疗躯干四肢银屑病具有成本一效果优势,而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对头皮银屑病具有成本一效果性。单独短期应用蒽林、煤焦油治疗头皮中重度银屑病在卫生经济学上并不可取,多数患者常因治疗失败而寻求其他治疗,间接导致成本升高,故仅适用于轻度头皮银屑病,或与其他外用药联用。
2、光疗
早在1975年,在欧美实施的多单位协作组临床试验即已确立了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高于甲氨蝶呤、环孢素等系统疗法。但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疗法需精密的人工光源和多次复诊,增加了误工、交通费等成本。印度学者Aggarwal等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了PUVA疗法与补骨脂素+13光治疗PASI≥10的银屑病患者的成本-效果,结果表明在第2和第4周时,PUVA组PASI改善更大,而在第8和第12周时,两者治疗效果相似,但PUVA疗法的成本为后者的两倍,且不良反应更多,因此介绍发展中国家考虑应用补骨脂素+13光治疗银屑病。Hartman等同研究表明UVB疗法的成本-效果优于葸林疗法。
参考资料:
银屑病治疗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现状《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引用时间2017-02-03】
【具体治疗方案可咨询潍坊东方银屑病研究院,谨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如果您无法确定自身病情,可拨打我院电话0536-3087125或点击快商通,在线提供皮肤病照片,我们会为您识别并提供相关治疗建议。】
免费咨询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