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常型银屑病的进展过程中,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由此而派生出多种类型:疹形自粟粒至雨珠大小的皮疹,不扩大并散布全身者,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皮损圆形,状如硬币,不倾向融合者,称为钱币状银屑病;若损害继续扩大,相互融合成不整形大片者,称为地图状银屑病;若皮损基底色红,伴糜烂渗出,干燥后形成污褐色重叠厚积的鳞屑及结痂,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根据皮损形态及分布的不同,还可分为泛发性、局限性、回状、带状、扁平苔藓样银屑病。
一,诊断要点
(一) 初发年龄大多在青壮年,有一定季节性,病程慢性,可复发。
(二) 皮损可累及皮肤任何部位,以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为主,粘膜损害较轻。
(三)典型皮损为滴状红色丘疹或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表面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轻刮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发亮薄膜,称薄膜现象。继刮则可见到针头大的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是本病的一个特征。
二,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3期:
1. 进行期:初起皮损多呈点滴状,不断出现新的皮损或原有皮损逐渐增大,痒感较明显。如此期伴有外伤或进行肌肉注射时,则该破损处常可出现皮损,称为同形现象。
2. 静止期:无新发皮疹,病情稳定,皮损以鳞屑性斑块及斑片为多见。
3. 消退期:原皮疹多从医院或从边缘开始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
三,组织病理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以角化不全及颗粒层减少或消失,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下延;真皮乳头上延,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迂曲,达到顶端,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角化不全区域的Munro微脓肿为主要依据。
四,鉴别诊断
(一)脂溢性皮炎
尤干性脂溢性皮炎须加以鉴别。其损害边缘多不清楚,基底浸润不甚明显,一般不高于皮面,鳞屑细碎而薄少,刮除后见不到点状出血,无束状发,常合并有脱发,且皮损易累及到胸、背、颈及面部等皮脂溢区。
(二)玫瑰糠疹
皮损多趋向集中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为多数椭圆形斑片,长轴沿皮纹方向排列,上覆细小而薄的鳞屑,边缘较明显,该病一般具有自限性。
(三)毛发红糠疹
在斑片损害的周围能见到毛囊角化性丘疹,表面覆盖密集的麸糠状细碎鳞屑,不易剥脱。多掌跖角化过度。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注意掌握基本证型、辨证要点、常用内服及外用药,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还应掌握尽量不使用刺激性强、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的药物,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参考文献
1,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3【引用日期2014-9-26】
2,陈凯,蔡念宁.《皮肤病中医专业治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引用日期2014-9-26】
3,邓丙戌,张志礼.《银屑病》.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引用日期2014-9-26】
4,朱学骏.《现代皮肤性病学诊疗手册》.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引用日期2014-9-26】
【具体治疗方案可咨询潍坊东方银屑病研究院,谨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如果您无法确定自身病情,可拨打我院电话0536-3087125或点击快商通,在线提供皮肤病照片,我们会为您识别并提供相关治疗建议。】
免费咨询通道